
探索具有无锡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无锡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令人振奋的新目标。
以太湖治理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水环境综合治理,不仅是建设生态城的起点,其成效也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主要标准。更重要的是,水环境综合治理由之前的应急性治理转向了常态化治理、规范化治理。
规划优先,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被纳入“十二五”市级专项规划。注重全面系统地推进,我市将全市划分成4000多个排水达标区逐步推进这项工作,目标是实现污水管网的全覆盖。到2015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98%。大气环境、噪声治理和固体废物处置等工作同步跟进,建成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和城市危险废物处置率都将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5%以上。
“低碳”元素在未来五年将得到凸显。以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为抓手,我市将高标准建设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据介绍,光伏太阳能应用的稳步推广,风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日益壮大,构成了“十二五”期间无锡雄厚的低碳产业基础,江南大学成立的国内首家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和联手瑞典开展生态建设的国际合作,都将成为我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有力推手。在“低碳示范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这一目标引导下,我市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成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等15个循环经济产业链;调整能源结构,到2015年,原煤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15%。倡导能源、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到201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力争达到80%以上,再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3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将达到100%。
据悉,“十二五”期间,有关生态环保的多个指标均属于约束性指标,到2015年,万元GDP 能耗下降累计达20%、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率达20%、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达20%。这些约束性指标将被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为了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体系,我市还将制定太湖新城生态城规划建设条例,为实现无锡“十二五”生态建设的各项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